产品中心

 

贝博ballapp在线-BB贝博ballbet网页登录
• 地址:江苏省金坛经济开发区环园北路95号
• 内贸部电话:0519-82824504
• 外贸部电话:0519-82821700
• 传真:0519-82883308
请给我们写信

自主创新谱新篇
发布时间:2024-03-12 18:23:58 来源:贝博ballapp 作者:BB贝博ballbet网页登录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农业发展的迫切需求和日益增长的环境压力,实现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奋斗目标,对我国新农药的研发事业提出了全新的挑战。作为中国新农药研发的中坚力量,中国中化集团沈阳化工研究院迎难而上,在新农药创制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新农药创制研究的实质就是自主创新,需要化学、农学、生物学、环保学、计算机技术等多学科多专业的密切配合。

  在西方发达国家,一个新农药品种从化合物合成研究开始直至商品化通常需要10年时间,耗资2.5亿美元。目前,世界上仅有科学技术非常发达的美国、英国、德国、法国、瑞士、日本等国家才能研制新农药(医药)品种,新药的研究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该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全球公认新农药创制研究不仅难度大,周期长,风险高,而且一旦出现任何不符合人类环境安全的问题,都会前功尽弃;同时,新农药创制利润大,若研制成功不仅收回投资,还有丰厚回报。因此,该研究领域的竞争十分激烈。

  纵观中国新农药研发产业,我们发现,截至目前,我国已研发和生产的农药品种达到300多个,已获登记证或临时登记证的制剂6000多个。其中,常规使用的品种250多个,制剂3000多个,基本满足了我国农林牧渔及卫生防治的要求。此外,每年我国都向欧、美、日、澳大利亚、南美、东南亚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农药,多达40万~50万吨,进出口额多年均为顺差。

  然而业内人士都知道,尽管农药研发形势喜人,但是我国生产的产品中还有相当数量的高毒农药品种,自行创制的农药产品仍然屈指可数。20世纪40年代后期,国内的两个主要研究团体,北京农业大学和南开大学就已开始启动对农药的研究。直到60年代后期和70年代初才开始真正意义上的农药创新。当时,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水稻和小麦的病害防治,主要使用高毒、高残留的有机汞类杀菌剂及制剂,有机汞的毒害和防治更多作物病害的迫切需要引起了政府、国内科研院所和高校的关注,我国开始组织攻关研究,寻找安全药剂,这一时期的科技攻关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上海农药研究所沈寅初研究出的抗生素井冈霉素对纹枯病有特效,到目前为止仍为防治水稻纹枯病的首选药剂,对我国水稻的增产增收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沈阳化工研究院张少铭等人合成并筛选出多菌灵,成为当时世界上仅有的几种内吸性杀菌剂之一,在防治小麦赤霉病及其他病害亦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八五”以来,我国农药创新研究又取得了新的进展,不仅建设了农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而且创制了多个新农药品种(农业部正式登记的产品):如南开大学李正名创制的磺酰脲类除草剂,有效地防除了禾谷类作物田杂草,对我国农业的增产增收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世界农业发展的实践证明,农药是农业稳产增产、提高农产品品质和劳动生产率的关键措施,充分合理使用农药,是促进农业发展,保障人类安全行之有效的途径。毫无疑问,当今农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迫切需要都对新农药研制提出了新的需求和挑战,新农药品种必须符合“高效、安全、环保、经济”的标准。

  沈阳化工研究院是中化集团的全资子公司,是原化工部直属的从事精细化学品研究开发的重点科研单位,1949年1月8日成立,是国内成立最早的综合性化工科研院所。1999年5月,由事业单位转制为中央直属大型科技企业。2007年4月并入中化集团。沈阳化工研究院主要从事农药、染料等精细化学品的开发研究及高新技术产品生产,是农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染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的依托单位,是国家农药和染料质量检测中心,国家新药安全评价中心,原化工部农药安全评价监督检验中心,全国农药和染料信息中心及农药、染料标准化归口单位,也是中国化工学会农药和染料专业委员会挂靠单位,科技部批准的新农药创制与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建院60年来共取得科技成果2016项,推广了其中的1112项,1977年以来获各级成果奖励244项,其中国家级奖励44项,省部级奖励149项,市级奖励51项,还出色完成了123项国家“六五”至“十一五”重点科技攻关或科技支撑项目。

  沈阳化工研究院依托单位,19次入围《财富》全球企业500强的中化集团是中国最大的全肥种、产供销一体化运作的化肥企业,并在农药研发、生产、销售和种子制种以及加工领域保持行业领先。公司通过覆盖全国91%以上耕地的强大分销网络,为亿万农民提供了优质高效环保的农业投入品和周到的农业科技服务,极大地促进了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成为保障国家农业安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国家队和主力军。以中国农业安全及发展为己任,中化集团确定的2010农药战略发展目标是实现销售收入15亿~20亿美元,在国内农药行业占据领先地位。

  在沈阳化工研究院张少铭、王大翔、柏再苏、李宗成、尚尔才等老一代科学家的带领下,新药创制研究工作自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走入正轨。90年代初,在李宗成同志的倡导下,开展与罗门哈斯公司的新药创制合作研究,加快了新药创制研究的步伐,并涌现出以刘长令为首的新一代研发团队。该团队经过20多年的潜心钻研,大胆探索,为国内新农药创制学科发展作出了显著的贡献:完成多项国家“九五”至“十一五”重点科技攻关(或科技支撑)项目,创制的杀菌剂氟吗啉获国家和部级发明奖各一项,发表论文200多篇,编著5部。共申请中国发明专利55件,已公开41件、授权22件;申请世界多国发明专利50件, 已公开20件、授权8件。

  杀菌剂氟吗啉,是我国首个获得正式登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药品种,首个获得欧美发明专利的农药品种,首个拥有国际通用名称(flumorph)的创新农药品种,也是我国首个在国外登记销售的创新农药品种(赞比亚和巴基斯坦)。该项目获国家和部级发明奖各一项,氟吗啉投产至今已产生了数十亿元的社会效益和1亿多元的利税,氟吗啉的创制与生产标志着我国无自主知识产权农药品种历史的结束。

  刘长令总结出的 “基于生物等排理论的中间体衍生化方法”,为新农药的创制提供了一种新方法、新思路。该方法的应用初见成效,并取得了系列研究成果。刘长令与他的团队先后发现了30多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活性化合物,多种试验结果表明至少10个化合物具有很好的工业化开发前景。

  1) 利用-酮酸酯合成了香豆素、吡唑、嘧啶中间体,将这些中间体引入到甲氧基丙烯酸酯类结构中,经优化研究,成功地研制了杀菌剂丁香菌酯(SYP-3375)、唑菌酯(SYP-3343)和唑胺菌酯(SYP-4155),以及高杀螨活性的化合物SYP-10913和SYP-11277等。

  2) 利用3,4-二氯-三氟甲基苯为原料,成功地研制了具有很好杀菌和杀螨活性的化合物氟菌螨酯(SYP-3759),在办理登记中。

  3) 利用1)中制得的吡唑、嘧啶、香豆素等中间体,并将这些中间体引入到二氯丙烯醚类杀虫剂结构中,发现了高杀虫活性化合物SYP-10874、SYP-11161、SYP-14380等。

  4) 利用2,3-二氯-5-甲基吡啶为原料,不仅设计并合成了潜在ACC酶的先导化合物SYP-8796、SYP-8797等,对炭疽病等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而且设计合成了新型磺酰胺类化合物,并发现SYP-10387等具有很好的除草活性,同时对水稻等安全。

  5) 利用2,6-二氯甲苯为原料,设计并合成了结构新颖的二苯胺类化合物SYP-12226、SYP-14288等,对稻瘟病、霜霉病、灰霉病等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上述化合物均申请了国内外发明专利,现仍处在进一步开发研究中。其中具有广谱高效安全的杀菌剂唑菌酯(pyraoxystrobin)于2009年4月获准临时登记;对苹果树腐烂病有特效的丁香菌酯已于2010年3月获准临时登记,可望彻底解决几十年来苹果树腐烂病无好药、无安全药剂治疗的难题;这两个杀菌剂均已获得中国和美国发明专利授权。

  刘长令是张少铭、李宗成的硕士研究生,李正名的博士研究生。现任中化集团沈阳化工研究院新药研究室主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化集团高级专家,还被南开大学聘为兼职教授、被郑州大学和贵州大学聘为兼职博导。他经过多年的努力与辛勤的工作,得到了国外合作伙伴或同行及我国农药界同仁的认可,曾多次被邀请为国内外有关团体或大会作新农药创制研究方面的学术报告,如2010年7月6日将在澳大利亚召开的IUPAC国际农药会议作杀螨剂的创制研究报告。

  刘长令获得了各种奖励:1997年获得沈阳市“十大杰出青年知识分子”称号;1999年获沈阳市“劳动模范”称号;2001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第七届中国发明专利奖金奖,获中国石化技术发明奖一等奖;2002年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获辽宁省专利奖特别金奖;2003年获辽宁省“劳动模范”称号;2004年获第八届中国青年科技奖;2005年获全国化工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2008年获中国农药科技创新奖;2009年获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称号和建国60周年中国农药行业突出贡献奖。

  2002年,刘长令的专著《新农药研究开发文集》出版发行,李正名院士在序言中写道:“解放五十年来,农药科技从无到有,老一辈的科技工作者在条件比较艰苦的环境下,无私奉献、挚意追求,在农药科技和培养人才方面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可喜的是近年来我国一批青年农药科技工作者正在崛起,他们勇于接受挑战、努力拼搏,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光荣传统的沈阳化工研究院中的刘长令同志即是其中十分活跃的一位。他坚持不懈、辛勤耕耘,已取得不少科技成果,这里汇总了他发表过的论文和论述。一方面是对他自己前期的工作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另一方面也促进农药科技界的学术交流。我初阅后也有不少启发和收获。我深信,我国青年农药科技工作者,必将继承发扬我国知识分子的光荣传统,开拓创新,奋发图强,为我国农药科技早日跻身于世界强国之林而作出重要的贡献。”

  沈寅初院士亦在序言中指出:“刘长令先生是我国农药事业的一位新秀,但从其所取得成果、发表的文章及对我国农药事业发展的见解来看,则可谓是我国农药事业中一位难得的人才。刘长令先生参加工作虽仅十多年,但获得的成果之多,撰写文章之广令人惊赞。本书为刘长令先生所发表的百余篇文章的汇集。其中有专利多篇,这是他科研工作的结晶,其中包括了已工业化的杀菌剂氟吗啉,此也是我国仅有的几个创制农药之一。余下的百余篇文章中,有刘长令的科研总结,也有外国资料的汇集。文章不但有化学方面的,也有生物领域,由此可见他的知识面之宽。刘长令先生的这本文集无疑对我国农药的研究开发具有相当的参考价值。此本文集,使我们看到了我国农药科研事业的希望,充分说明了我国农药事业后继有人。目前,我国即将进入WTO,必须要加强新农药研究的力度,尽快尽多地创制出我国自己的新农药。对此,作为农药事业的老兵,殷切希望出现更多的像刘长令那样致力于我国农药事业的年轻科技人员,并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从而使我国农药事业得到更大、更快的发展,真正跻身于世界农药的先进行列。”

  当中国新农药研发事业蒸蒸日上之际,我们期待着刘长令和他带领的沈阳化工研究院能够作出骄人的成绩。

<<订购    返回>>
贝博ballapp | ballbet贝博在线 | 产品中心 | 资讯中心 | 生产设施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English
备案序号:苏ICP备06032606号 版权所有 (c)2015 网络支持 中国化工网 生意宝 著作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