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 张一鎏 通讯员 许桦 在第41个“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之际,深圳海关与深圳市消委会、市场监管局等在深圳中心书城联合举办咨询宣传活动,通过设置咨询台、发放宣传资料、现场实物对比等方式,展示深圳海关守护进出口消费品质量安全十大案例,向市民介绍和解答有关消费安全和消费者合法权益保护的知识问题。
婴童服装、老年用品、食品接触品等是消费者在生活中最常见的商品,一旦质量不合格可能引发不良后果,对此深圳海关主动开展风险监测。2022年,通过市场购样等方式,深圳海关对儿童推车、文具、筋膜枪、餐具等8类商品249批次样品进行检测,其中不合格42批次;抽查法定检验以外进口商品161批次,检出不合格82批次。
据了解,这些不合格商品主要包括文具、玩具、儿童服装鞋帽等,不合格项目包括标签标识、笔套安全、附件抗拉强力、pH值、邻苯二甲酸酯含量等不符合国家相关要求。其中,抽样检测显示市场上部分笔袋的塑料件中邻苯二甲酸酯增塑剂含量大于1000mg/kg,不符合2022年2月生效的新国标《学生用品的安全通用要求》(GB 21027-2020),该类化合物还是一类环境激素污染物,长期过量接触会对人身造成伤害。
同时,深圳海关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做好风险处置和预警,针对重点领域商品研提布控和预警建议,全年查发质量安全不合格商品975批,按规定对检出的不合格进口商品实施退运、销毁等处置措施。通过海关发布、12360公众号等媒体发布消费提示信息10篇,向地方市场监管部门通报风险监测信息15批,实现监管联动。
此外,深圳海关按照国家部署深入开展打击进出口假冒伪劣商品“清风行动”,完善风险研判布控和委托鉴定工作机制,2022年以来查处涉及伪劣案件10宗,涉案商品300余万件,居全国海关前列;开展打击非法医疗美容药品器械专项整治,查处不合格隐形眼镜、医疗美容仪等进口医疗器械8.8万件,切实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安全。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