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每种光引发剂均涉及多种原材料,本表所列示为该产品最主要的原材料;原材料均三甲苯在其他产品中也有应用,本表所列示的采购量为该种原材料的全部采购量,所以与耗用量有差异。
如上表所述,2023年公司产品的单位耗用原材料与2022年基本一致,由于节能减排措施的顺利推进以及公司产能、工艺的优化调整,单位产品的耗电量有所下降。产品1的耗电量2023年有所增加,原因系2023年新增怀化泰通生产产品1原材料。与其他子公司用于生产产品1的原材料多为外购不同,怀化泰通可自行生产部分原材料,相应自产原材料的耗电量也归入产品1耗电量中。
1.获取久日新材产能情况统计表,并与年审过程中获取的生产数量等进行比对。了解公司产能利用率情况,与管理层讨论产能利率用较低的原因。
2.获取主要产品的生产量、采购量、销售量、库存量等数据,检查产购销存数量是否匹配,与管理层讨论及分析生产量低于销售量的原因及其合理性。
3.获取主要产品的生产量与原材料、能源的采购量、耗用量等数据,检查数据之间的匹配情况,与管理层讨论变动比例存在差异的原因。
1.久日新材产能变化是因应市场环境变化对生产线进行了调整,产能利用率较低主要原因是市场需求不振导致。
2.主要产品的外购量、生产量、销售量、库存量匹配。生产量低于销售量原因是公司通过外购满足客户需求量。
问题四:关于贸易业务。年报显示,2022年度、2023年度公司新增贸易收入金额分别为9,932.42万元和6,805.39万元。请公司说明:(1)贸易业务模式,包括供应商和客户的选取、货物采购、仓储物流、货款结算、信用账期、采购及销售定价原则等,说明公司在业务链条中的主要作用以及开展贸易业务的必要性;(2)近两年贸易业务的营业收入、毛利率、净利润、主要贸易品种、人员规模、期末存货、应收预付款项余额等情况,并结合其经营特点分析有关财务数据变化的原因;(3)结合贸易业务模式及合同约定,在交易过程中对客户承担主要责任、不同时间节点货物所有权的归属、货物毁损灭失风险的承担、是否拥有定价权等,对照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说明以总额法或净额法核算及依据,核实是否存在无商业实质的贸易业务;(4)贸易业务2022年度、2023年度的前五大客户及供应商情况,包括但不限于具体名称、实际销售或采购内容、交易金额、期末应收、应付款项余额情况以及是否与上市公司存在关联关系等。
一、贸易业务模式,包括供应商和客户的选取、货物采购、仓储物流、货款结算、信用账期、采购及销售定价原则等,说明公司在业务链条中的主要作用以及开展贸易业务的必要性
公司贸易业务是指公司向部分客户销售产品的过程中,除销售公司自己生产的产品外,同时销售部分外购产品。公司不存在仅向其销售外购产品的客户,亦不存在与客户单独签署销售外购产品合同的情形。由于该类业务的销售合同中,未区分自产产品与外采产品,均使用同样的销售合同条款,因此在销售环节,贸易业务模式与公司其他业务在客户选取、货款结算、信用账期、销售定价原则不存在重大差异。
在采购环节,该类业务模式下主要采购内容为产成品,公司其余业务模式主要采购内容为原材料等。因此两种业务模式下供应商类别存在一定差异,但在供应商选取、货物采购、仓储物流、货款结算、信用账期、采购定价原则等方面不存在重大差异。
贸易业务模式下,除不承担外购产品的生产环节外,公司在业务链条中的主要作用与其余业务一致,具体体现为:
1.采购环节。除采购内容差异外,公司对贸易业务模式及其他业务模式采取相同的采购管理与采购政策,结合供应商资质、生产能力、生产环境、价格、交期、付款方式、质保体系等进行综合考察,确定合格供应商并根据生产以及客户需要签署采购合同。
2.生产与仓储环节。贸易业务模式下,公司采购的为产成品,无需进行进一步加工;由质检部门检测合格后,入库并储存,根据客户需要与自产产品一起发给下游客户。
3.销售环节。公司通过自有渠道开发客户,并根据客户需求以及自身产线、产能情况安排生产或者进行产成品外采。公司负责销售产品的运输及运费,并根据合同承担产品包装、产品质量、交货日期等合同义务。
公司致力于为下游客户提供光固化技术整体解决方案及一站式原料供应,产品线齐全是公司的重要竞争优势。由于公司所处行业产品种类较多,且下游客户在配方中需同时使用多种引发剂,尽管公司已拥有184、1173、TPO、TPO-L、369、907、DETX、ITX等十余个主流光引发剂产品的量产能力,但仍然无法实现所有产品的全部自产,主要原因包括:
1.部分光引发剂产品品种用量在减少,或竞争本身已经非常激烈,投入产出比极低,比如BP、EDB、EHA等,公司自产难以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
3.由于公司产能调整等因素,可能存在短期产能不足情形,公司存在合作稳定的外采供应商可以有效保障对下游客户供应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4.公司在光引发剂领域有良好的品牌形象和行业影响力,在供应商选择、价格谈判、质量保证方面具有优势,下游客户在公司进行一站式采购有利于保证采购产品质量并具备一定价格优势。
综上,贸易业务可以有效补充公司产线或者产能不足,避免不必要的投入同时又可以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促进公司的行业影响力;同时,与自产产品相比,该类业务不需要考虑资产折旧等因素,基于客户需求进行采购,库存压力较小,在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更具灵活性。因此,公司外采部分产成品进行销售具备合理性与必要性。
二、近两年贸易业务的营业收入、毛利率、净利润、主要贸易品种、人员规模、期末存货、应收预付款项余额等情况,并结合其经营特点分析有关财务数据变化的原因
公司近两年贸易业务的营业收入、毛利率、净利润、主要贸易品种、人员规模、期末存货、应收预付款项余额等情况:
注:1.公司产品净利润由产品销售收入扣减销售成本、销售收入乘以公司平均费用率及各主体所得税率计算得出。2.应收账款数据统计口径:涉及贸易类业务的客户对应产品的全部应收账款。
近两年公司的贸易业务模式未发生重大变化,但受2022年末经济形势和特殊事件的影响,2022年度末预付应付、应收金额相对较少,2023年期末需求有所恢复,相应应收、预付、应付金额增加。
应付账款较小而应收账款较大的原因:应付采购款期末余额较小,对供应商账期较短,主要原因是公司需在资金成本、采购价格、账期上保持平衡,在可接受的资金成本下,账期较短,公司获得采购价格让利较多。而对客户应收账款的账期,则由下游市场决定,随下游市场的波动而变化。
三、结合贸易业务模式及合同约定,在交易过程中对客户承担主要责任、不同时间节点货物所有权的归属、货物毁损灭失风险的承担、是否拥有定价权等,对照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说明以总额法或净额法核算及依据,核实是否存在无商业实质的贸易业务
公司与客户并未针对外采产品签署单独的销售合同,与公司自产产品签署同样的销售合同,公司承担销售产品的运输及运费,并根据合同承担产品数量、包装、质量、交货日期等合同义务,如商品出现数量、质量以及未及时交付等问题,由公司承担相应责任。
针对产成品采购及原材料采购,公司执行统一的采购管理与采购政策;产成品采购由质检部门检测合格后,入库并储存,根据客户需要与自产产品一起发货给下游客户,在此期间公司承担了货物毁损灭失风险和价格风险。
针对产成品采购,公司分别与供应商及客户签署采购合同与销售合同,并有权自主选择产成品供应商;对供应商及客户,公司均有权自主决定所交易商品的价格。
综上,公司在贸易业务中,为主要责任人,应按照总额法确认贸易业务收入,不存在无商业实质的贸易业务。
四、贸易业务2022年度、2023年度的前五大客户及供应商情况,包括但不限于具体名称、实际销售或采购内容、交易金额、期末应收、应付款项余额情况以及是否与上市公司存在关联关系等
近两年公司前五大贸易客户销售及供应商的具体名称、实际销售或采购内容、交易金额、期末应收、应付款项余额情况以及是否与上市公司存在关联关系等情况如下:
2.获取主要客户和供应商的选取原因、货物采购、仓储物流、货款结算、信用账期、采购及销售定价原则、实际销售或采购内容、交易金额、期末应收、应付款项余额等情况以及是否与公司存在关联关系等情况,分析变动情况。
(1)向管理层询问贸易业务中供应商和客户的选取理由、货物采购、仓储物流、货款结算、信用账期、采购及销售定价原则等,了解公司在业务链条中的主要作用以及开展贸易业务的必要性;
(2)获取久日新材贸易业务的相关数据,复核近两年贸易业务的营业收入、毛利率、净利润、主要贸易品种、人员规模、期末存货、应收预付款项余额等情况,询问相关财务数据变化的原因,并分析其合理性;
(3)获取久日新材在贸易业务模式合同,了解合同约定,分析在交易过程中久日新材的身份是否为主要责任人,评价公司以总额法核算是否恰当,分析贸易业务是否有商业实质;
1.久日新材已如实的披露了贸易业务模式相关信息。通过贸易业务,可以利用自身的技术和供给规模优势,满足客户多品类需求,并获得差价利润。通过贸易业务,可以有效补充公司产能不足,避免不必要的投入同时又可以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增加客户粘性,促进公司的行业影响力。
2.久日新材的贸易业务未发生重大变动,销售额较上期少,主要原因是销售价格的下降,但由于2023年期末销售回暖,相应的应收、预付、应付账款增加。
问题五:年报显示,公司存货期末余额3.10亿元,较上年末下降17.69%,转回存货跌价准备1,763.74万元。请公司:(1)分产品列示存货的构成和库龄结构,并结合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政策、存货减值测试的方法、原材料和产品价格变动情况,说明存货跌价准备计提的准确性和充分性;(2)补充披露跌价准备转回或转销所涉的存货类别、转回原因,并结合转回与计提时的依据、测算等差异,说明前期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是否审慎。
一、分产品列示存货的构成和库龄结构,并结合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政策、存货减值测试的方法、原材料和产品价格变动情况,说明存货跌价准备计提的准确性和充分性
期末,公司对库龄1年以上的存货按账面价值高于可变现净值的差额,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综合计提比例为25.21%。
公司存货无质保期,且均已得到妥善保存,除呆滞品库无法获取市场价格,基于谨慎性考虑全额计提跌价准备外,其他库龄超过1年的存货虽然流转较慢,但公司预计仍可将其变现。
光引发剂计提比例较低,主要原因是生产线切换生产其他产品,需要承担的清洗等切换成本较高,故公司根据市场需求,对部分销量小的光引发剂进行储备,虽然流转较慢,但因价格较高,故未发生大幅跌价的情况。
原材料计提比例较低,其中1-2年库龄占比最大,该等原材料主要是为新品或需求量较少的成品进行的原材料储备,经跌价测试,未发生减值准备。
其他计提比例较低,原因是其他中主要是备品备件,作为生产过程中的固定资产易耗件的替换品,未发生减值。
期末对存货进行全面清查后,按存货的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提取或调整存货跌价准备。产成品、库存商品和用于出售的材料等直接用于出售的商品存货,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以该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估计的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后的金额,确定其可变现净值;需要经过加工的材料存货,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